電纜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會造成外皮的被腐蝕或者內芯損壞,必須用新的電纜來替換廢舊的電纜,以確保生產順利進行或者能及時供電。
這樣來看,每年都有大量的電纜被廢棄,這些被廢棄的電纜中都是銅線或者鋁線,對于廢電纜回收是一項有利于環境的投資項目。
在廢電纜回收初期,只是回收里面的銅線或鋁線,最常用的辦法有剝線法、焚燒法、機械破碎分選法、低溫破碎法。
剝線法對于大直徑的線纜的拆解在工廠中應用較廣泛。該種方法針對大直徑的線纜的拆解有較好的效果。但由于其人工依靠性強,針對中小直徑線纜的生產效率太低,自動化程度差,對線纜的類型的分選性差。
用于生產電力電纜的主要原材料是鋁材和銅材。電纜本身就是料重工輕的行業,所以原材料價格波動對電纜制造商的影響非常直接。截止2015年12月,原材料價格成本占電纜生產成本的近85%。
其中,銅材和鋁材的成本則占生產總成本的50%左右。因此,銅鋁和其他必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再加之燃料和能源成本價格波動對電纜制造商銷售成本和收入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為此,電纜制造商試圖通過成品協商價格變化來減少金屬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
哈爾濱廢舊金屬回收通過提高成品售價可以實現毛利潤率增加的目的,以減少原材料價格成本波動的風險,但前提是成品市場供不應求。
所以,回收廢舊電纜,將其銅芯進行加工二次利用,可以節約成本,提高利潤,又符合可持續發展規律。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國內銅鋁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銅鋁礦產開采量呈穩步上升態勢。我國礦產銅產量從2003年的60萬噸(金屬量)增長到2014年的174萬噸(金屬量),鋁土礦產量從2006年的2100萬噸增長到2014年的5921萬噸。與此同時,我國銅鋁礦產的進口量基本呈上升的趨勢,銅精礦和鋁土礦從2006年的494萬噸和968萬噸,攀升到2013年1008萬噸和7075萬噸。
哈爾濱廢舊金屬回收與國內鋁土礦和銅礦開采量和進口量對應的是,我國銅鋁資源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呈波動性升高的趨勢。據業內人士預計,我國銅鋁資源需求頂點尚未到來,在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面臨“缺銅少鋁”局面,中國銅鋁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3月份發布的《我國銅鋁資源在電力電纜市場應用戰略規劃研究》課題研究報告建議,基于全球銅鋁資源戰略角度考慮,應以雙贏多贏策略充分利用境外銅鋁礦產資源,同時,積極推進廢舊銅鋁資源回收利用,多渠道保障我國的銅鋁資源供給。
此外,未來電線電纜及低壓電器將在國家政策及市場環境的推動下,共同發展。首先,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為線纜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中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汽車業以及造船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線電纜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風能電纜頭回收未來電線電纜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其次,“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宏偉發展目標以及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及總體消費,特別是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必將拉動發電量和用電量的增長。因此,低壓電器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將持續放大。
電纜頭回收電線電纜作為很多行業的配套產品,一直在不斷發展中,所以電纜企業應該及時抓住機遇,提供市場占有率及品牌影響力。